从生态意识角度解密“哈代”——曹曦颖教授线上开讲
2023-10-08     (阅读:)

926日晚,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曹曦颖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做题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生态意识研究》的线上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系商务英语学院商务英语研究中心2023年“荣英论坛”讲座,商务英语学院院长胡文飞教授主持讲座,校内外师生共100余人参加。

曹曦颖教授线上开讲

讲座从三个方面展开: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生态价值、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生态困境及其根源和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生态理想。

讲座伊始,曹曦颖教授对托马斯·哈代的生平和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曹教授从生态意识视角出发,引用哈代经典作品中的选段对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所体现的几点生态价值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曹教授指出,哈代在小说中所刻画的自然价值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括自然的工具性价值、内在价值,也包括超越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生态系统价值。哈代笔下刻画的恢宏自然在本质上是一部由不同主题构成的交响乐,这些由简单自然音符组成的主题虽然时有混沌,但是“每一个主题都非常迷人”,它们全都和谐地统一在了一起。

关于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生态困境及其根源,曹教授对《远离尘嚣》、《德伯家的苔丝》、《绿荫下》和《还乡》等哈代经典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从威塞克斯地区自然生态的破坏、传统社会生态系统的紊乱和现代人精神生态的失衡几点还原了哈代“性格环境与小说”中的生态困境。这些困境源于社会体制的弊病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

谈到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生态理想,曹教授指出,哈代在“性格与环境”小说中,再现了人与自然冲突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灾难,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本质,表达了自己对早期机械工业文明的批判。他通过对昔日威塞克斯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好生活的刻画、对工业革命以前威塞克斯地区的美丽田园风光的描写,表达了对于人类回归自然、融入自然、融入自然、在自然诗意地栖居、重返人与自然和谐的强烈愿望。

讲座的最后进行了互动交流。线上观众提出了“是不是所有的小说都有生态意识”的问题。曹教授对此给予了解答:“人类生活与生态息息相关,只要是描写人类生活的小说,都能从生态意识的视角进行解读。”

曹曦颖教授与观众线上互动

胡文飞教授在总结时表示感谢,他认为曹曦颖教授的讲座选题立意新颖、结构严密、论证严谨,从生态意识的视角对哈代的经典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解读,重点阐述了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体现的生态价值、生态困境及其根源,并由此提炼出几点生态价值内蕴,发人深省。最后,胡文飞教授呼吁大家重读经典,多做思考。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