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英论坛之传播学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
2018-12-12     (阅读:)

    2018年12月7日(星期四)下午4点20左右,荣英论坛顺利在宏文楼1楼商英综合实验室举行,主要就关于传播学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展开讨论。本次讲座的嘉宾是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安洪教授,会议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商务英语学院院长段玲琍教授主持。

 

    论坛主要分为五个章节展开,分别是背景与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其分析和结论。首先背景与研究现状:目前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对其进行翻译与传播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其免遭消亡,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的成果不多,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已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其次研究思路:在深入阅读传播学著作和传播学相关理论的观照下考察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问题所在,然后提出可能切实提升其对外传播效果的英译策略。
    然后研究方法有四种,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平行文本比较法,实证研究法。文献分析法:首先对搜集到的相关论文和著作进行研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进行基本了解。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英文对照文本进行仔细研究,结合传播学理论考察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文的问题,以传播学为指导探索有效策略。跨学科研究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与传播学的关系,并在深度研读传播学相关著作的基础上发现传播学中可用于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实践的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进行整合,形成能指导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实践的翻译传播学理论体系。平行文本比较法:考察英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的文本惯例,在英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时以英语国家母语人士喜闻乐见的文本惯例为参照,使英译文符合平行文本惯例,更好获得英语母语人士的认同,提升其传播效果。
实证研究法:搜集的语料都是一手材料,通过购买书籍,拍照,笔录,保存网页等方式获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英文对照一手语料。
接着研究结果及其分析:传播学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理论: 5W译介模式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通过对《孙子兵法》在1905-20世纪90年代英语世界的译介分析,译介活动要遵循传播规律,符合传播过程基本要素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具有很强的专业权威性,良好的传播形象。传播受众会根据传播者形象来判断传播信息的价值,传播者形象与传播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度之间呈相关性。要对当时的传播环境和传播受众要有清晰的把握,对译本难点要有正确的理解,英文表达流畅,地道,使传播信息符号系统与传播受众高度一致。同时也要考虑到传播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结合传播主体理论,守门人理论,使用-满足理论,传播受众理论来翻译译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主要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者主体性缺失,目标受众感兴趣和需求的核心信息不突显,低级错误频繁出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者主体性缺失:译文和原文僵化对应,文化专有项英译不当。对策:以传播学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变通翻译策略。

 

    最后得出三个结论: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本质是跨文化传播,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可以用来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研究; 二是传播学中5W传播模式: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使用-满足,守门人等理论可以作为外宣翻译的理论指导,具有外宣翻译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可以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 三是必须充分考虑目标传播受众的兴趣和需求,积极发挥传播主体的主体性。必要时采用摘译,编译,改译等变通翻译策略。
    最后, 段玲琍教授对刘院长的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希望大家向刘院长严谨的学术精神学习,不断探索,。通过此次论坛加深了同学们对翻译的了解和认识。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