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学院实践周讲座:文创自由的边界与法律护航
2025-07-04     (阅读:)



2025年7月3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歌乐楼A栋报告厅举行,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到来。本次讲座由商务英语学院大一教研室主办,以“从莎翁经典到同人二创——文创自由的边界与法律护航”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与法律的跨界融合,提高学生在文化创意产业方向的法律素养与实践意识,鼓励原创精神与文创内容的合法合规开发。 

从莎剧到同人文:

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创对话

商务英语学院大一教研室主任曾立老师以《什么?莎翁是借别人羽毛的乌鸦?》为题,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创探索之旅。她以一个新颖的设问点燃现场:“莎翁是借别人羽毛的乌鸦吗?”这一追问直指文学创作的普遍方式——莎士比亚的戏剧并非凭空而生,而是从历史书、民间传说、古典文学中汲取养分,《哈姆雷特》源自丹麦传说,《李尔王》脱胎于古英语诗歌,《罗密欧与朱丽叶》更可追溯至 13 世纪的欧洲故事。

曾老师以同学们熟悉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案例,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再生产”之旅。从公元 2 世纪希腊小说家的雏形,到 15 世纪意大利作家的框架搭建,再到莎士比亚的诗性重构,这部经典经历了无数次“二创”。莎翁压缩时间线强化戏剧张力,赋予角色鲜活心理深度——朱丽叶的勇敢、罗密欧的冲动、奶妈的市井气等在诗化语言中熠熠生辉。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作,与当代同人文对原作的致敬与延展颇为相似。

从文艺复兴到AIGC时代,文创自由的边界始终是核心命题。曾老师巧妙串联历史与当下:莎士比亚时代的“版权”归属印刷商而非作者,与现代同人创作的法律困境形成微妙呼应。当 B 站网友用鬼畜剪辑解构经典,当小红书用户深度剖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多元版本,同人文已从手抄本时代的“地下创作”演变为数字时代的文化现象。她特别强调,同人文的非商业性与衍生性本质,使其既承载粉丝热爱,也面临版权灰色地带——《哪吒》二创热潮正是这一矛盾的缩影。

曾立老师以莎翁为舟,横渡文创自由的激流,提醒大家:无论技术如何迭代,尊重原创与激发创意的辩证关系,始终是文创产业的核心命题。

拉布布“丑萌”形象和反差性格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潮

B站知名二创日本动漫《八犬传》

配乐来源一百年前的学堂乐歌《送别》

GenAI时代来袭

如何避免同人创作侵权?

随后,商务英语学院 2019 届优秀毕业生张欣颖作为主讲嘉宾,通过远端连线分享了她在同人创作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深刻见解。张欣颖曾就职于字节跳动、苹果公司(中国)担任技术产品经理,目前是 Otaku+GenAI 领域创业者、Mosumosu 品牌创始人(官网:mosumosu.site),同时还是播客《局部反抗》的策划与主持人(官网:jaydezheng.com)。她以《在 GenAI 时代,如何避免同人创作侵权》为题,结合自身在科技与文创领域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同人创作在新时代下的法律边界问题。

张欣颖指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创领域的广泛应用,同人创作的定义和边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她强调,AI并不一定代表着创作侵权,但创作者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技术变量对创作的影响。她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在 GenAI 时代合法合规地进行同人创作,避免侵权风险。张欣颖还分享了她对同人创作背后情感价值、社群认同和创作快感的深刻理解,鼓励同学们在热爱的驱动下,积极探索文创自由的边界,同时坚守法律底线。

张欣颖进一步地分析了同人创作在商业实践中的合法性问题,回应当代青年在文化参与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她提到,同人市场并不“小”,被严重“低估”,用户体量快速逼近主流娱乐平台,社群参与度极高,女性与年轻用户为主,需求未被精确响应。她强调,科技领先,法律滞后,在科技的浪潮中守住底线思维,是每一个文创从业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在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提问。一位同学提问:“作为支持 AI 的平台的话,我希望能否一定程度上限制一下几百张几百张发作品洗版,我曾经看 Deviant Art,但是这个网站一次只能发一张作品,并且因为支持 AI 所以经常要往死里滑滚轮,希望能考虑到这个问题。”张欣颖回应道,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平台需要在鼓励创作与维护生态平衡之间找到平衡,未来可以考虑引入更智能的审核机制和流量控制策略。

另一位同学提问:“我想知道的是关于日本那边的企业文化——在严格的企业文化下如何保持创造?”张欣颖分享道,日本企业虽然文化严格,但非常注重员工的自我驱动和团队协作。许多企业会定期组织创意工作坊,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并给予一定的试错空间。同时,企业也会通过跨部门合作,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骆裴娅副教授在总结发言中以讲座中给予她灵感的“法律、科技、热爱”三大关键词进行总结,为同学们带来了深刻的学习体验。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对同人创作的合法性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更在法律框架内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应用的探索热情。通过深入探讨科技与法律的融合,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在热爱的驱动下,合法合规地开展文创项目,同时拓展了职业发展视野,增强了创新创业能力。这为商务英语学院在文化创意产业方向的教学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商务英语学院顾金成副院长致辞,他鼓励同学们要向张欣颖学姐学习,打破学科壁垒,积极展开文学、商务和法律的跨学科探索,关心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不断探索和思考,在实践中迅速成长。在文创自由的浪潮中,四川外国语大学商务英语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文关怀为指引,以时代视野为方向,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


文字 | 廖宇杰

照片 | 黄铃涪

排版 | 栗若涵

责编 | 曾 立

初审 | 栗若涵

复审 | 金 晶

终审 | 胡文飞 曾 静

关闭窗口